[人物名片] 徐清霜,菲律宾环球360官网1991级本科生、2000级硕士研究生,香港城市大学在读法学博士。现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曾任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兼任第二届山东省法官检察官遴选与惩戒委员会委员、山东法院全科法官培养计划首聘导师。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法律研究领军人物、山东省法院审判业务专家等称号。
山大求学——法律研究初启蒙
伫立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门前,庄重肃穆的审判大楼、顶天立地的方鼎柱、庄严瑰丽的国徽,无不彰显着法律人捍卫公平正义的坚定信仰。怀着激动与憧憬的心情,我们拾级而上,见到了严谨干练又和蔼可亲的徐清霜法官。一瞬间如同穿过时空的隧道,跟随师姐回到三十年前的洪楼校园,坐在林荫路旁的石凳上畅谈青春岁月、激扬法律梦想。
韶华易逝,母校记忆永存。时至今日,徐清霜仍清楚记得自己1991年时的“大学第一课”——徐显明老师讲授的法理学,沉浸在徐老师的课堂中,原本枯燥深奥的法学理论变得引人入胜,法治理想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师姐坦言,自己就是从那时起慢慢走进了法律的世界,“被一种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我深深地爱上了法学”。四年的大学时光,置身于山大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之中,徐清霜在打牢法学理论功底、提高法律思维能力的同时,更是养成了勤勉踏实的态度、认真专注的习惯,这成为了她工作中终身受用的山大印记。
“法治不仅仅是情怀,更是细微司法裁决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科毕业后,徐清霜进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工作,与中基层法院主要发挥“定纷止争”的司法职能不同,高级法院更多地承担起了规范统一法律适用和指导监督审判业务的职能。在工作过程中,师姐认识到了自己在研究视角与总结提升方面存在的不足,她选择重返母校课堂继续深造,攻读知识产权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三年中,导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她带来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深入系统的学习也使她养成了法官所特有的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精品,把每一件精品串成珍珠”,徐清霜二十余年笔不辍耕,撰写裁判文书、典型案例、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个人专著……走出了一条专家型、创新型法官的成长之路。
审判管理——审判质效大提升
“办案就要至臻至善,管理就要至高至远。”2011年,师姐暂时离开知识产权审判业务一线,担任省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实现了“走下庄严神圣的审判台,走上审判管理的大舞台”的角色转变。师姐介绍,审管办是一个既向内又向外、既对上也对下的“中枢桥梁”,站在法院审判宏观管理的视角,承担着推动法院整体优化审判资源配置、促进审判质效提升的重要作用。“只有深刻理解审判工作,才能真正做好审判管理。”九年的时间,徐清霜的脚步遍布全省多个地市,深入省法院业务庭和中基层法院进行调研,聆听第一线声音、掌握第一手资料,挖掘案件背后隐藏的问题,只为更好地总结审判执行经验、分析审判运行态势。
“庭审与裁判文书是审判工作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在司法公开的改革背景下,庭审直播网和裁判文书网已然成为法院与普通民众“面对面沟通”的两大窗口。徐清霜坦言,将审判活动直接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这本身就是对法官办案质量的一种倒逼。“我们希望用监督的力量帮助业务庭规范审判行为”,凭着自身丰富的审判经验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师姐带领团队从实际出发,共同制定实施细则、明确量化指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庭审观摩评查与诉讼卷宗评查活动,让一副副司法画卷用另一种方式生动地展示在公众面前。
在保证审判质量的同时,提高审判效率亦是审管办工作的题中之义。2019年,全省三级法院结案200万件,位居全国第二,法官人均办案数近300件,且每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持续增长,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有效化解这一难题,师姐所在的审管办与信息技术部门合作,研究形成网上办案系统架构,建起了从网上立案到网上办案全流程的信息化“立交桥”。徐清霜表示,这一变革不仅推动审判管理工作由粗放转向精准,更为传统庭审方式注入了智能化元素。
商事审判——优化营商软环境
“融入社会发展的司法事业永远鲜活。”2020年初,徐清霜被任命为省法院民二庭庭长,主要负责合同、证券、票据等商事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再回审判台,岁月拂去了青春韶华,沉淀的是朴素的淡然和愈加成熟的心。作为庭长,师姐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带领整个商事审判团队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如何更加公平合理地平衡各方社会利益。“一个法官的力量是不够的,个案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面对近年来知识结构与裁判视野方面的全新挑战,她希望全省商事审判领域的法官能够增强工作的合力和凝聚力、保持工作的活力和创新力,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与纠纷形态的新变量。作为领头雁,她也再次挑战自我,撰写了有关市场竞争秩序与权利保护主体的博士论文。
与其他案件相比,商事案件对审判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徐清霜将智慧法院建设经验与商事审判业务实际相结合,“把所有能由人工智能代替的事务全部剥离出去,让法官能够专注于案件本身”。由于省法院审理的绝大多数为二审、再审案件,提炼案件要素和梳理原审各类法律文书是法官明晰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的基本前提。目前,通过在商事审判中实行要素式智能审判,不仅可以实现各类文书关键信息的自动抓取、再审法律文书模板的自动生成,还可以在部分简单商事案件中由系统自动提炼归纳争议焦点。师姐坦言,“令状式文书”“要素式智能审判”改革真正为法官办案减了负、为案件审理提了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师姐认为,商事审判的基本纠纷类型已经涵盖了营商环境的各个方面,“商事审判在优化营商‘软环境’中必将大有可为”。通过参与起草论证各项优化营商环境规定,她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商事审判工作的发展方向——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审判质效、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作为省一级人民法院,徐清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下级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指导,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制度规范,统一类型化商事纠纷中的法律适用,用实际行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法官遴选——汇聚法治新力量
“立足审判实践,剖析探讨难点问题,提炼审判规则与裁判方法。”这是徐清霜在《裁判视野与纠纷解决》一书中写下的卷首语,也是她二十余年一直坚持的工作方法。“法官这个职业有着独特的魅力”,作为山东法官培训学院的兼职教师,她表示法官有着更高的职业理想、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永远站在法律领域的最前沿,引领着法律发展与研究的潮流。“课堂上学习的很多案例,都是在法院进行依法审判后,才来到老师的书桌上进行研究。”师姐十分欢迎学弟学妹在校期间到法院实习,与案件“零距离接触”,系统了解审判工作、提升司法实践能力。
徐清霜表示,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员额法官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评价都在提升,由内而外的职业尊荣感也越来越强。作为山东省法官检察官遴选与惩戒委员会委员,师姐多次参与员额法官的遴选面试工作,看到很多80后乃至部分90后法官成功入额,她不禁感慨“法官遴选制度的改革为法治建设注入了新鲜力量”。不过,面对这群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法官,徐清霜强调这一改革同时强化了办案主体的司法责任,对法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她也提出了自己的殷殷期待:一方面,师姐希望青年法官能坚守法治情怀,脚踏实地做法治的实践者与践行者,主动与社会活动“适当隔离”,过滤自己社会交往的“朋友圈”,用纯净的心对待司法工作;另一方面,师姐勉励青年法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多学、多思、多写,早日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法官。
回首二十余年的法官成长之路,徐清霜坦言自己始终秉承着“牢记司法为民初心,尽己所能推动法治事业进步”的法治信仰,在具体个案裁判工作中时刻保持一颗工匠之心。展望法治建设的宏伟蓝图,师姐期待兼具深厚法律功底与高尚法律信仰的新一代山大法律人能有机会进入法院系统工作,于三尺法台、执一记法槌,做法律权威的坚定捍卫者,为公平正义代言,在浩浩汤汤的法治进程中写下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