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2023年第5期(总第11期)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活动于青岛校区华岗苑举办。法理法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康以“选题与破题:如何实现开拓性研究”为题展开讲座,2023级硕士研究生朱明勇主持,线上线下师生五十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孙康以“选题与破题:如何实现开拓性研究”为主题,从令人忧心的问题、自力更生的学术史、如何选题和如何破题四个方面深入地讲述了学位论文写作中选题和破题的注意事项及其关键环节。在令人忧心的问题上,孙康以四对关系为切入点,指出了当前学位论文写作和研究生学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释了文章写作和个人发展的关系以及做好学问和建设祖国的关系,他指出,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有利于学术道路的拓展,同时做好学术研究能够造福社会,并可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他还提醒同学们应当重视论文选题,端正学术态度,避免低级错误,把握选题的正确方向,掌握学术研究的正确方法。在自力更生的学术史上,孙康结合他的学术经历讲述了自身研究方向的四次转变,阐明学术研究应当寻找到自身的兴趣点,并鼓励同学们基于自身的兴趣来进行学术研究。
在如何选题上,第一,孙康认为论文选题应兼具思想性和批判性,优秀的论文选题应当具有思想性,强调在深入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构建起核心思想体系,准确选择批判对象并找准批判点,逐步深化和完善批判过程,形成一篇既有驳论又有立论的完整论文。第二,孙康提出选题应考虑到服务党和国家的大局意识,既要在政治上坚定可靠,确保立场高于知识,也要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同时,在选题时要保持积累性和开放性,避免重复前人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进行详实的文献综述,并关注国外同类研究的发展动态,但是应当避免二者的盲目与错误比较。第三,孙康建议选题要避免过于宽泛或狭隘,身份定位要准确,避免撰写政策报告或立法建议。同时选题应注重现实关怀,保持学术研究的理论性,避免盲目跟风热点话题。第四,孙康认为选题应介于个人兴趣和能力之间,避免陷入“方法窠臼”,慎用比较、量化、交叉研究等方法,不能以方法炫技造成对观点表达的喧宾夺主。此外,他还强调正确看待创新性,争取在论文结论中实现创新,也可以在方法、材料方面进行创新。
在如何破题上,孙康着重讲述了破题的方法与途径。一是强调要多阅读书籍,掌握学术研究的逻辑体系,培养发现法律问题的敏锐眼光,并下苦功进行学术积累。二是避免过多铺垫,要学术化表达中心观点,清晰地交代必要的术语和背景,及时记录自身的日常思考和想法,以便形成学术中心观点。三是搭建论文框架时要注意框架逻辑的合理性,可以参考采用“总分总”结合“三三制”的论文结构,在清晰合理的框架结构下填充材料、丰富论文内容。孙康认为没有完美的论文,但不修改的论文肯定是不完美的。因此我们应该依据自身的需求和标准,对论文进行持续修改,不断完善论文结构与内容。四是要结合历史、理论和实践,从时事出发,多模仿优秀范式,从而寻找到论文写作的现实路径。最后孙康建议应当及时与导师沟通,但需要明晰终极责任在于自己,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互动环节,同学们针对于如何发掘学术兴趣等问题进行提问,孙康对此作了细致回应与解答。
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系列活动是法学院为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写作能力所做出的一项创新举措,旨在深入挖掘学术优势资源,服务学位论文写作的规范需求,助力法学院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
文 | 王 林
图 | 王 慧
审核 | 董雪梅 孙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