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最大的困难的是什么?
不是平时预习到2点不是deadline到了赶论文,也不是看着超市里折合人民币10块一根的黄瓜默默发愁,甚至不是与极品舍友斗智斗勇。
最难的,是寂寞。寂寞到什么程度呢?
朋友间偶尔深聊,总有人忍不住感慨:“唉,这么聊聊真好,平时回家就不说话,我觉得我这样下去都要不会说话了”。
天生话多的人,有时会被人提醒:“这件事你已经说过几次了。”——因为实在没有其它新鲜事好说。
话不多不少的人,有时候会总结:“其实和你也没那么熟,怎么这些事情(往往是各种前任)都和你说了?”
更有心理承受能力弱得小盆友,在寂寞和压力两重大山下,开始失眠,偏执,焦虑。
出了国,最想念的就是山大宿舍里的气氛。这个地方,各有各忙,没有那么多投脾气的人。即使有,大家也都被各种繁重的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不复有国内宿舍里的投缘潇洒。记得在山大时,吃完晚饭,常常会到别的宿舍转转,见有人闲着,往往会“来来来,唠5块钱的。”上完晚自习,到洪楼广场上买烤面筋,总也不忘给宿舍里面每个人都带点。谁要是从家里带来了好吃的,常常是在整个女生宿舍里见者有份。那些相约逛街吃饭,更是不用说得自在。
而这里呢,就像大家都说的那样,所有人都讲规则,礼貌,客气——然后呢,少那么点人情味儿。正所谓“好山好水好寂寞”。
不过呢,寂寞之中也有寂寞的收获。比如,只有寂寞着,没人说话,没法热闹,才会静下来,认认真真的想点东西,整理自己。比如,只有在如此困难之时,我,我们,才会无数遍地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出国?
这边的同学中,中国的有各大名校的硕士毕业生,有已经在国企工作多年的法务,更有拿到了日本民法博士,国内律所的合伙人。外国小伙伴中,有着工作经验的各界大牛更是主流。至于我自己,山大读研无疑是我人生中最为满足的时光。我们,究竟为了什么,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麻烦”,出国读研?
就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在于看了看世界,看了看别人,又看了看自己。
看世界,是在英国,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如果要吐槽的话,英国人的办事死板没有效率,食物难吃又单调真不知道他们有钱能花到哪里。可是,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发现了他们的好。比如,各式各样的慈善机构,针对各种不同的人群,做着各种细微的事情。有为情侣吵架中受打击一方提供心理咨询的,有为非洲缺水地区设计水桶的,有专门去别人家院子里捡掉落的苹果给流浪汉的,还有长期义卖支持癌症研究的。各种各样的组织,体现着种种细微的人文关怀,真正体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时候想,只有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内心,足够富足的生活,才能够如此的关怀别人,体贴不同人群的细微需求。
在英国,听说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有美国银行的高管辞职做奶酪,有卫报的记者兼职养蜜蜂,还有牛津的博士拒绝了博士后的机会跑到小镇上和女友开了咖啡店。能说他们没追求吗?或许,可是更恰当的说法,是他们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在作出这些选择的时候,社会地位、收入可能占得比重并不那么大,他们更多的是考虑的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哪怕这些选择最终与他们此前的积累毫无关系,可是因为顺从内心,所以无怨无悔。反思自己,一直生活的很努力,为的就是拥有更多的选择,却在努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忽视了那些我们本就拥有的选择,不得不说是另一种“浪费”。
在这里,也见到了更多的人,开始觉得有的时候决定性因素不是逻辑、技巧,甚至不是真理、真相,而是人心。法律谈判的最后一节课,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在这个游戏里面,如果大家遵守约定,可以所有人都小赢,可是如果有人违背诺言,那么她会通吃全盘,而其他所有人将大输。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游戏,参与者都是自诩为“聪明人”的法学院学生,大家都在公正与自私间挣扎。有人违背诺言通吃全场成为最大的“赢家”,有人当场表态表示永远不会再与那些违背诺言的人合作。理智上讲这只是游戏不该太认真,可是大多数人在参与之后对人性有了更多的看法,反过来,也对自己今后的处事原则有了新的想法。这个游戏中,我是参与者,体会了被队友“背叛”、“出卖”的愤怒苦楚,反思自己,如果在同样的情况下会不会同样不守诺言。同时,我又是旁观者,观察其他人对待作弊的反应,听听他们选择的理由。课程结束,特别感激老师带领我们的体验过程——本以为这门课程要交给我们如何“欺骗”,结果学到的却是如何诚实。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认识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开始琢磨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曾经特别虚心,认真的认为所有能做成事的人身上一定有些“成功特质”,而我则想从所有人身上学到那些“成功特质”。如今才终于想明白,一个人能做成事情并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成功特质”,而有些优点,则是你想学也学不来的。因为你是你,不是别人。如果要成功,你并不需要成为另一种人,需要的是找到自己做事的方式。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而只有看到更多的可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开始思考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想到底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想想到底该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这些问题,大多数仍然还没有答案,甚至可能有些永远不会有“终极”答案。只是,现在我不会再为没有答案而焦虑,放平心态,思考的过程也可以很美好。
只身在外,最难的是寂寞。而在寂寞中反思,观察到各式各样的人,想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这才是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
作者:赵菡清 法学院2012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