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晚,武汉大学法学院漆彤教授在菲律宾环球360官网青岛校区振声苑E202开展了主题为“国际投资法的黄金时代与中国角色”的讲座,此次讲座由菲律宾环球360官网黄世席教授主持,菲律宾环球360官网向力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
漆彤教授的讲座分为三个部分,即“国际投资法的魅力所在”、“国际投资法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以及“中国在国际投资法治变革中的角色”。
讲座伊始,漆彤教授首先从经济、法律、司法实践以及市场需求四个层面介绍了国际投资法的魅力。在经济层面,国际贸易法对世界经济具有推动作用。漆彤教授指出,“在1970年到2013年之间,对外直接投资对于全球GDP的贡献从6%上升到34%,而包括货物和服务在内的出口对于GDP的贡献则从14%上升到29%。”可以看出,投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超过贸易。
在法律层面,国际投资法不再“高冷”,缔约活动如火如荼。在投资领域,双边投资协定数量呈现几何级数增加。截至2017年底,全球范围内的双边投资协定总数达3322个。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角色由资本输入国向资本输出国的转变促成了更多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我国在缔约领域敢为人先,共签订了130多个双边投资条约,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德国。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美、中欧双边投资条约的谈判,漆彤教授认为,“这是我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将对国内经贸体制产生重大影响。”漆彤教授还指出,在贸易协定中纳入“投资条款”将成为我国的发展趋势。2017年以双边投资协定网为代表的体系将走向更高级的规则层面。
在司法实践层面,投资仲裁不再遥远,漆彤教授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案例让法律变得鲜活。”我国虽签订了130多个双边投资条约,但直至2007年的谢叶琛诉秘鲁案中,一项国际仲裁才第一次被援引提起。该案引出了中国大陆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是否适用于港澳投资者的问题,这一问题目前仍无定论。此外,投资仲裁中还涉及条约解释的问题,我国签订的双边投资条约虽多,内容却较为原则抽象。如我国1998年之前只同意将与投资仲裁数额有关的争议提交国际仲裁。“有关”这一词语的英文表述在各个条约中是不同的,且仲裁庭认为确定数额必然要对行为本身的合法性进行考量,从而对条约文本进行扩大解释以保护投资者。在市场需求层面,我国2017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资本输出国,目前急需相关方向的法律人才。
接下来,漆彤教授介绍了国际投资法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初期国际投资法主要解决南北矛盾,如国有化征收补偿标准和国民待遇问题等。现在,国际投资法正向解决公私冲突(即投资者和东道国政府间的冲突)转化,由倡导新自由主义价值取向到嵌入式自由主义转化。同时,漆彤教授也提出了国际投资法领域存在的正当性危机,即“原本适用于商事领域的仲裁机制给了私人挑战政府的权利,这种权利机制是否正当?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漆彤教授还提出了当今国际投资法领域碎片化的问题,由于仲裁庭组成随机等原因造成投资领域仲裁裁决的不一致性。漆彤教授强调,条约体系是造成仲裁裁决不一致的最重要的原因。关于国际投资法未来的发展,美国和欧盟提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欧盟提出建立投资法院体系,即建立有固定名单和固定机构的投资法院系统。但漆彤教授认为,改革不能只改革程序,改革仍需基于条约。而美国提出了改良性方案,引入上诉机制,制定了更强有力的仲裁规范。也有些国家退出仲裁机制,他们认为投资仲裁机制是对国家主权的挑战。漆彤教授认为:“繁多的改革方案将导致国际投资法更加碎片化。”
最后,漆彤教授介绍了中国在国际投资法治变革中的角色。漆彤教授以国际投资治理体系的话语权之争为出发点,指出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论已经不能解释如今的产业升级问题。而我国能否利用制度层面的优势提供一种新模式,这也是我国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思考的问题。现有的是以规则为导向的模式,而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投资模式,具有个案性,不具有普及性。漆彤教授认为在投资法领域我国的优势即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就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漆彤教授还提出我国是否有能力引领国际公约话语权的问题,他指出,“我国具备基础性能力,杭州G20峰会确立了国际投资政策指导原则,金砖会议制定了《国家投资便利化行动纲领》,我国从未停止引领国际公约话语权的脚步。”漆彤教授提出国际商事法庭是发展最快,同时也是最需要法律人才的领域,鼓励我们进行对国家投资法的深入研究。
讲座最后,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国有性质企业在国外投资能否用国家主权管辖豁免?”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国际投资法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在争端解决机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协调我国在投资协议中既作为资本输入国又作为资本输出国这一双重角色?”等问题,漆彤教授也都耐心的予以解答,讲座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为菲律宾环球360官网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研究生高端论坛之一,此次讲座座无虚席,漆彤教授与在场同学进行了学术上的交流,同学们获益良多。
嘉宾简介:
漆彤,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兼任海外投资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专家库首批专家,湖北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秘书长,东北亚国际法论坛(ILNEAF)特邀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西藏大学客座教授,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等。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司法部、法学会、发改委、荷兰皇家科学院等国内外课题多项,发表中英论文80余篇,代表著作有《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一带一路国际经贸法律问题研究》、《国际贸易法新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