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尤陈俊副教授受邀来到法学院,为法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獬豸与女神:中西司法图腾探析”的精彩学术报告。法学院李道军教授担任主持人,法学院郑智航教授、马得华副教授和傅爱竹老师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
本次学术报告,尤陈俊副教授主要从獬豸对中国司法意味着什么?正义女神与西方司法的关联性以及类似法律图像的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启发等方面进行讨论、解读。
关于獬豸在中国司法上的意义,尤陈俊副教授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汉字“法”的演变过程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法律意义。然后,他展示了在中国历代文献中关于獬豸形象的记载以及现已出土的各种獬豸的制品。这些研究材料表明,历代对獬豸形象的看法不一。此外,獬豸形象出现在中国古代官员的服饰之上,而且当今也有许多高校法学院用獬豸雕塑作为装饰品。这无一不显示出獬豸在中国司法传统中的重要地位。西方司法图腾正义女神起源不明,但大都是认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理女神忒弥斯和罗马神话中的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对正义女神的重要形象的描述形成了三大共相特征:天平、利剑、蒙眼布。尤陈俊副教授还将獬豸与正义女神进行可能意涵的对比讨论,他指出存在两个不同之处,一是中国司法注重事实真相,西方则更加看重程序正义;二是中国司法图腾不是固定化、唯一化的,而西方只有正义女神。最后,尤陈俊副教授讨论了法律图像的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意义,他指出对这方面的研究要注重图像背后的话语、权力,并重点讲述了刻板印象的生成与再生产。
临近报告终尾,两位同学分别就法律图腾与法律职业伦理的塑造间的关系和獬豸在中国司法上的实际象征作用向尤老师请教,尤陈俊副教授一一解答。李道军教授总结到对法律图腾的研究属于知识考古范畴,可以从中学习民族文化中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及拓宽思考路径。马得华副教授还就法律制度史和法律思想史的研究问题进行提问,尤陈俊副教授表示要将对思想的研究置于特定的制度和背景环境之下才更有价值和分量。本次学术报告,尤陈俊副教授为同学们展示了法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极具启迪意义。
主讲人简介:尤陈俊,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8年度),兼任《法学家》副主编,基础法学教研中心副主任等。
文/李秀
图/隋英英
审核/李道军
编辑/史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