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第5期(总第697期)“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本次活动由法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连雪晴带来了题为“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个人数据保护”的学术报告,由法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乔宇主持,法学院副院长郑智航教授作为点评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
论坛伊始,连雪晴认为从宪法的层面来看,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宪法,浮现了四类宪法问题,即个人数据的隐私失控、黑箱算法的平等权隐忧、自动驾驶的责任承担和非国家集体行动者力量的膨胀问题。她以具体的案例与近期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讲解了每个问题的内涵与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连雪晴指出美国的个人数据保护分散在五个领域中。她以个人数据保护发展进程中的代表性法案及修改为脉络,阐述了信息性隐私权、健康数据保护、金融数据保护、消费者数据保护以及在人工智能等新兴场景中的数据保护问题。而以上五种权利与数据的保护都涉及到数据保护理论的演变。连雪晴分析了公平信息实践法则、隐私的合理期待、隐私的第三方原则、镶嵌理论、情景脉络完整性等理论在数据保护中的理论支撑作用。
随后,连雪晴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自己对读博与赴美联合培养期间的所思所想。她认为要坚持与努力并存,寻找到自身目标,制定研究计划。
点评环节,郑智航教授指出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对于人的价值观能构成根本性挑战的问题更具有研究的价值。他结合人工智能的数据化与算法化特点为我们具体阐释了算法社会对于传统社会的挑战。郑智航教授强调对于新兴问题的研究一定要回归传统法律概念与法律体系,站在人类社会与思想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才能避免研究问题流于表面。郑智航教授认为连雪晴抓住了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个人数据保护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互动环节,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我国未来数据管理立法的调整方向问题,连雪晴认为数据管理立法未来应走向以国家规制与行业规制相结合的方式。并针对同学们关于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和留学国家选择等疑问,一一进行了解答。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活动采用线上会议方式举办,但仍然吸引了大量法学院师生及关注法学研究的听众们的积极参与。
连雪晴,菲律宾环球360官网2017级博士研究生,在博士二年级期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一年。在读期间,共发表7篇文章,其中四篇文章发表于CSSCI及其来源集刊,在校期间曾获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三等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文澜论坛”三等奖、国家奖学金、青岛校区榜样的力量、第三届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竞赛(英文)一等奖、菲律宾环球360官网校级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
文编/徐尚
审核/郑智航
编辑/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