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教育部高教司、中国法学会、天津市政府、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法学会和全国50多所法学院校领导专家济济一堂,研讨新时代高校法学教育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会上成立了我国“新文科”的首个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菲律宾环球360官网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天津大学法学院等十七个单位是该联盟的发起单位。我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显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9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部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徐显明指出,建设新文科的根本的出发点是要使文科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较,有四个不同:其一,在话语体系上,应把西方话语体系主导下的文科转向中国话语体系主导下的文科,不完成这个转变就无所谓新文科;其二,在内容上,应把纯文科转向文理交叉的学科;其三,在作用上,应从探讨人文社科所涉对象的规律性转向对社会价值观的重塑和形成国家软实力,为理工科甚至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指导思想;其四,在方法论上,应从运用传统的人文社科方法转向运用现代科技及学会算法,将文科的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统一,彰显新文科的科学性。新文科将是文理打通、人文与社科打通、中与西打通、知与行打通的“四通文科”。
徐显明认为,法学教育有五大不变的功能与使命。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要求,法学教育具有提供法治思想和法治理论支撑的使命,这是法学教育的第二个功能。第三个基本功能是紧密地结合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提供对策服务。第四个功能,法学教育应该走向社会,塑造法治文化,促使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引领社会的价值观。第五个功能,法治和法学的国际交流。法学教育有着推动国际法律文化相互促进的使命。中国法治的智慧和对人类的贡献都要靠法学教育去传播。
徐显明认为,现在法学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新法学要回答的问题。面对各种变化,法学教育要有新应对。第一,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讲道,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这六个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这六个方面每一项都和法学、法治有关系。我们法学教育要思考,怎样满足人民这些新的需求。第二,中国法治建设目标的新调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候,就是2049年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所以与强国的目标相适应,法学教育要有新作为,这是对我们提出的新挑战。第三,中国法治发展遇到的新矛盾。中国法治发展的新矛盾、新挑战会集中表现在国家的安全上。党的十八大之后立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在补齐国家安全的短板。过去在涉国家安全领域里面,我们法学教育基本不涉及,在立法方面一直是空白。党的十八大之后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之为指导,我们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其中一些创新的制度安排与今天的法学理论完全不同,还有一些是过去法学理论未曾涉猎过的,法学院校涉及这方面的教育很薄弱,这是第三个挑战。第四,“一带一路”布局的新应对。“一带一路”直接涉及的国家是64个,但是参与的国家上百个。怎么把外部利益维护好,就要研究“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法律,但目前我们法学院能够提供这方面智慧的还不多。我们的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维护这些利益安全的研究就要延伸到哪里,否则,法学教育就会滞后于国家需要。第五是中美贸易的新挑战。中美贸易摩擦中,应对机制、阻断机制、合规性、人才培养四个方面都需要加强,要培养涉外型的通晓国际规则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法治人才。第六是信息化、科技手段、人工智能、区块链、算法等对法学教育的新要求。新文科的最大特点是文理交叉,法学教育方面也要学会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
徐显明对新文科背景下开展法学教育提出几点要求。一是生源构成要更新。过去法学专业主要为文科专业招生。具备举办新法学条件的法学院应该大幅度提高理科生的比例。二是培养目标要更新。高水平的法学院就要培养能够自由行走在国际间的法律人才。三是教学内容要更新。应增加科学技术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前沿知识,要懂算法,要会人工智能,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的算法可能是高水平的法科学生的特征之一。四是师资队伍要更新。现在的法学师资都是从高校到高校,要适应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需要、适应社会法治实践的需要,高校应该为来自实务部门的师资留出一定数量的额度,让高水平的法官、检察官进入学校成为重要的师资力量。五是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新。协同培养的重要性要突显出来,让法院、检察院成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二阵地。
来源:天津大学、北洋法学